首页

女调教的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6 06:49:51 作者:全国游泳冠军赛收官 老将新秀多点开花 浏览量:17180

 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(记者 国璇)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24日在广东深圳收官。31岁的汪顺和30岁的徐嘉余均夺冠,21岁的潘展乐收获第九金,12岁的于子迪摘得第二金。老将和新秀均有不俗表现。

  汪顺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10秒64夺冠,刷新赛会纪录,继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后再添一枚单项金牌。400米个人混合泳和200米蝶泳、1500米自由泳并称为泳池中的“铁人三项”,这一艰苦的项目考验着运动员的技术和耐力。作为男子混合泳赛场上年龄最大的选手,汪顺说巴黎奥运会后自己犹如越过山丘,心态更从容,更能享受赛场。

  本届冠军赛是7月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的选拔赛,也是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游泳项目资格赛。谈及两个重头戏的目标,汪顺称重心在混合泳单项的角逐,也会尽力参加接力的比拼。

  30岁的徐嘉余当天入账男子50米仰泳和男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两枚金牌。此次冠军赛,作为中国男子仰泳领军人物的他轻松包揽三枚单项金牌,随着50米仰泳入奥,徐嘉余期待在新的奥运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不过,他也坦言在努力克服年龄增长带来的压力,期待有更多年轻小将涌现。

  潘展乐所参加的四个单项和五个接力均夺冠,独揽九金,成为赛事最大赢家。对于未来,他表示会专注于主项100米自由泳,并进一步提升200米自由泳的实力。

  小将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。“小孩姐”于子迪当属本届赛事的最大惊喜,几乎实现了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“每天一PB(个人最好成绩)”。当晚,她继女子200米蝶泳后又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折桂,夺冠成绩4分35秒53远超世锦赛A标4分43秒06,在巴黎奥运会该项目决赛中排名第四。此次冠军赛,于子迪收获了三张世锦赛门票,有望踏上首次世锦赛之旅,她希望努力去游,发挥最佳水平。

  18岁的张展硕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夺冠后,马不停蹄转战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,夺得亚军的同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此行带病作战的他夺得了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,但两项的成绩遗憾未达到世锦赛A标。张展硕也表示未发挥出最佳水平,之后会吸取教训,在大赛前调整好身体状态,并在训练能力和技术上继续加强。

  老将追梦,新人冒头,新旧传承的画面也令人动容。三位奥运冠军孙杨、汪顺和潘展乐是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的对手,也是男子4×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的搭档。孙杨称,老和新都在一起,表示中国游泳能传承得更好。汪顺表示,竞技体育的互相竞争和共同进步是非常好的过程。潘展乐将孙杨和汪顺视为自己的偶像和成长的引路人。

  两项男子混合泳决赛中,汪顺和15岁的浙江队队友谢以忱均登上领奖台。汪顺说,希望将自己关于混合泳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大家。谢以忱则表示,能和偶像汪顺同台竞技,对自己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鼓励。

  此前举行的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,15岁的吕沁遥超越了其偶像、29岁的叶诗文夺冠。赛后她表示要学习“小叶姐”刻苦努力的精神,不能遇到挫折就放弃。叶诗文也热情向后辈传授经验,鼓励她一步一个脚印、每一场比赛都积极总结经验。

  接下来,中国“泳军”将乘风破浪开启新征程,以好状态迎接新奥运周期的国际赛事历练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防部:厦金海域不存在所谓“禁止、限制水域”

2024年12月3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。习近平指出,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,需要代代守护、传承精华,也需要与时俱进、守正创新。

英国大曼彻斯特商会计划7月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经贸交流会

在马拉松运动康复中心,记者碰到第二次来看诊的市民,她前两天刚参加过2024南京马拉松,“跑到28公里的时候,腿突然痛起来,今天来这里就诊,医师说髂胫束综合征,可以恢复的,而且今天他们给我用冲击波治疗仪治了一下,感觉还蛮舒服的”。

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.3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

13日的审判一直持续到当地时间傍晚。审判结束离开法院后,特朗普对当庭法官莫钦进行了猛烈抨击,称“封口费案”是一个“骗局”。

报告: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,同比增长15.6%

据了解,小庙子村所在的赤峰市有30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,因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、降水量低,这里适合中药材生长。近年来,小庙子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集中力量推广胡萝卜和中药材种植,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0亩。

一家人智享美好时光,魏牌全新蓝山为更好的用车生活而来

面对外来文明,中华民族以取长补短的态度,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内容。西汉末年,佛教文化传入中国。中华文明结合儒家学说和各种哲学思想,对其加工、改造,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。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的“伊儒会通”以及后来的“西学东渐”、新文化运动,都是中华文明交流互鉴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环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,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,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